。给我一隅安放初心

《敦煌大漠行(二)》

——By  Cyan

俨然这一篇游记依旧延迟了大半个月,拖延症真的是不太好....

balalalalalalala...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null
【莫高窟·千佛洞九层楼】


敦煌莫高窟如今的旅游文化设施相比从前确已趋于完善,从购票实名制到统一观光车携旅客前往(过去游客可自驾至千佛洞),限客限流,3D数字展示中心,主题、球幕电影等等所展示补充的信息量确已大大超越从前。科技带来的优势和革命化的力量确实惠益众生。

最重要的事情:洞窟内禁止拍照。

这些个字大概少有人不识,却视而不见,不悦之至,something  stupid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当真是叹为观止。

以往从影视、书籍、绘画中所见所闻的莫高窟已经足够令人敬仰与惊艳,身临其境之后方觉其真正的气度恢弘与精妙绝伦。

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,历经十六国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西夏、元等历代的兴建,形成巨大的规模,有洞窟735个,壁画4.5万平方米、泥质彩塑2415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。

主题电影中所叙述的便是这么一段修建历史,千年之中,历代工匠在此安札开凿修建,塑造着它们所信仰的佛,各代不同却彼此包容,传承和创新,延续与融合。

每一代的主人都有歌功颂德的本质心理,每一代新塑的像都是一个朝代的缩影,配及彩绘、壁画和建筑特点,风俗社貌活灵活现。觉着古人能诗能画可文可武,强大的信仰力量与工匠精神比之现代,今人怕是自惭形秽。


null
看球幕电影时禁不住所拍的一张,在洞窟内见到实像时亦印象深刻。

佛陀右手侧为阿难,左手侧为迦叶。

二人从塑造艺术上来讲,表情、形态、服饰均不同——阿难面容年轻表情柔和,站姿亦放松随意,裙襟被风吹起的褶皱均刻画精致,不得不赞叹美丽的细节塑造;迦叶则为老者形象,面容恭敬肃穆,站姿正式严谨,遵佛循法一丝不苟。

对这二人的故事实则更为好奇。

阿难便是那个佛陀十大弟子中最善记忆的人,故誉为多闻第一。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。阿难意译为欢喜、庆喜、无染,心净之至。俗说阿难天生容貌端正,面如满月,眼如青莲花,其身光净如明镜,甚得女子之喜爱,然梵行操守之坚固,多生伤心风月事。

迦叶一生苦行,所以呈老者之姿,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,人格清廉,深受佛陀信赖。最为传颂莫过于“拈花微笑”的故事:“世尊在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是时众皆默然,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。”这个词很美丽,早前有一部剧《福星高照猪八戒》中借过这个典故,佛祖拈花,迦叶一笑,这朵花化了人形,后来又是一串绮丽的故事。

拈花一笑,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,二是指彼此默契、心神领会、心意相通、心心相印。美丽不可方物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看过保护完好的珍贵洞窟,亦看了饱受欺凌破坏与掠夺的藏室。

古人精心筑之琢之,今人有何理由不珍之惜之。

岂不疚之愧之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很感谢遇上的这位莫高窟讲解员。不单单是耳麦里传来的温言耳语,细腻生动的讲解,亦是流露出的她对莫高窟艺术创造力的赞叹和珍爱。

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在传达给别人的时候,眼里有光,音里有情。看到偷偷拍照的游客,她毅然阻止的举动和不容拒绝的删除指令,是这片艺术领地上工作者们的共同情怀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数字展示中心。


null
乘坐观光大巴前往莫高窟,沿途均为开凿出的窟室。千年以前,断崖脚下便是一条河,以水护之。后人改了河道,便是眼前裸露的河床。


null
石室宝藏,嗯。


null
飞天像,云出岫兮舞霓裳。


null

小塔林。


null
各个石窟分布于三层断崖之上。按照顺序依次标号。

洞内洞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,温度湿度,最重要的是惊艳度。



愿其长存人世,你来我往带着敬意瞻仰。

End.





评论(1)
热度(20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Cyan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