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给我一隅安放初心

《中秋未曾邂逅一轮月》

——By  Cyan

2016.9.15—16,江苏南京,超强台风“莫兰蒂”外围影响,中秋大雨相伴。


第四个离家的中秋,依然是我和阿凡姑娘。

十五的晚上看到学姐的动态:“团圆的节日对于没法团圆的人真是残忍啊,大学时候一个人在宿舍过节,工作了还是一样。....这种心里的失落可能也只有离家千里万里的人才会懂吧。”

窗外雨声滂沱,这段字也格外应景。好一个凄凄惨惨戚戚.....和阿凡姑娘笑谈,明年我们两个都不能在一起过中秋了呢。


偶然看到了一篇推文《中秋节的来历》,古代帝王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于元旦齐名。贵族文人学士效仿,赏月祭拜寄托情怀。以及嫦娥奔月、吴刚折桂、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,和印象中的有所不同,看起来也蛮有意思。

家里每逢中秋也有拜月的习俗,设香案,奉圆饼,瓜果长烛,一般都在阳台上,对着天上的皓月,遥相呼应。广场之上也会有灯笼悬挂,燃灯以助月色,灯谜也传爱情佳话。晚上或是和家人聚会,或是看看央视的中秋晚会,好多的细节当时不在意,如今无法参与则更显清晰。北方的中秋之时,往往桂花还未开放,小时候馋及了诗书和红楼里的桂花酒,古人过节明显更具诗酒情意。

微信和爸妈聊天的时候,说我今年没看到月亮,妈妈说那你快回家来看,乐不可支。老是叮嘱我吃月饼,其实更不愿意一个人吃月饼呢,太甜,味觉溢出的时候没人分享。有一个暖心情节,晚上10点多,沁茹姑娘打电话让我下去拿月饼,冒着大雨出去玩的姑娘,回来带了好吃的给我,嗯,鲜肉馅儿的。亲她一下。


看了文章后附的季羡林、老舍、徐志摩、冰心、和于丹关于中秋的文学作品,描绘的月亮都美得不可方物,越发的羡人。

你如此美好,我跌入花间,忘却了人间。


附一篇于丹的文章节选,愿有共鸣。

《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时看》

于丹

我十来岁的时候,有那么三四年,爸爸在安徽工作,我跟妈妈住在北京。妈妈的名字里有一个“桂”字,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点。

一年中秋,一位叔叔从合肥坐火车来北京,“哐当哐当”,抱着好多东西来我们家,说都是爸爸送给我们过节的。叔叔一走,娘儿俩就开始一样一样地拆包裹:烧鸡,点心,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……最后,拿出一个高高的,装洋酒的那种纸盒子。

我说:“爸爸给咱俩带酒啊?”伸手一抱,又特别轻。“要不,咱俩猜猜,盒子里装的啥?”  

娘儿俩就开始摇,只听见里面哗啦哗啦、细细碎碎的声音,像是存着一把沙。  

猜不着,打开吧。一看,哇,满满的是一枝桂花!  

原来爸爸爬到省委大院的桂树上,给妈妈砍了一枝桂花。我现在还能记得那枝桂花的样子——没有花泥,爸爸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包脱脂棉,饱饱地蘸了水,一层一层裹住,再用保鲜膜缠上,最后用一个大塑料袋包好,稳稳地立在盒子里。

在那个花枝中间,放着一张小卡片,上面是我熟悉的蝇头小楷:  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  正是杜甫的《月夜》。那天,妈妈捧着卡片,什么话都没有说,闭上眼睛,长长的睫毛梢有一颗泪珠,忽闪忽闪,很久,“吧嗒”一下掉在卡片上。

那个场景,那些细节,任时光过去多久,依然留在我的心里。而父母那日的花与诗,让我从小信任了人性与爱情。

于是你惊觉,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,说出的都是千年之后你的此时此刻。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?”总会有代代相传的明月,总会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,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复着这些诗情。


节庆的美好就是人心中有牵挂,于此时此刻,名正言顺地放下所有的忙碌,理直气壮地送出你的问候与牵挂。 


评论(1)
热度(6)

© Cyan | Powered by LOFTER